悠悠六百載 輝煌天地間 ——紫禁城建成600年1公斤金幣賞析
公元825年,23歲的杜牧寫出了曠世名篇《阿房宮賦》:“……五步一樓,十步一閣;廊腰縵回,檐牙高啄;各抱地勢,鉤心斗角�!卑⒎繉m毀于秦末戰(zhàn)火,這些優(yōu)美的語句很可能是杜牧根據(jù)當時他所見大明宮的樣子而寫成�?上颇⿷�(zhàn)亂,大明宮也像阿房宮一樣,化作了一片焦土。宮殿雖毀,但建造宮殿的圖紙和手藝卻流傳了下來,當新的統(tǒng)治者大興土木時,圖紙和手藝又派上了用場。于是,宮殿隨著王朝的興亡進入建成、毀壞、再建成、再毀壞的循環(huán),直到公元1420年建成的紫禁城才打破了這個循環(huán)。明朝滅亡后,清朝皇帝直接入住紫禁城,并在其后的二百余年里,進行了多次增建和修繕。清朝滅亡后,民國政府于1925年建立故宮博物院,將紫禁城完整地保存了下來。
自1986年起,中國貴金屬紀念幣中的生肖系列、名畫系列紀念幣均選用過紫禁城建筑或景觀作為正面圖案。1997年,適逢故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10周年之際,中國人民銀行發(fā)行了故宮博物院金銀紀念幣一套,正、背面圖案分別選取了午門、金水橋、乾清宮、御花園、銅獅等景觀。偌大的紫禁城,已發(fā)行的金銀幣難以盡現(xiàn)其所有建筑和景物,也沒有展現(xiàn)整體風貌。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(fā)行“紫禁城建成600年”金銀紀念幣一套,其中1公斤金幣背面為紫禁城俯瞰圖,第一次完整展現(xiàn)了紫禁城全景,那恢弘的氣勢,令人折服。
幣面上沒有一個人影,沒有一座現(xiàn)代建筑,連神武門上“故宮博物院”的牌匾也不見了蹤影。恍惚中,人們仿佛穿越到了六百年前,剛剛建成的紫禁城準備迎接它的第一任主人——明成祖朱棣的駕臨。又似乎到了1644年,紫禁城正在恭迎它改朝換代后的又一任主人——清朝順治皇帝的圣駕。轉(zhuǎn)眼間,歷史的時針又指向了1949年,紫禁城迎來了它的新主人——人民群眾。日月?lián)Q新天,中華綻新顏,古老的紫禁城敞開博大胸懷,笑迎八方來客。
幣面上,人們最先看到的是神武門,往南中路上依次排列著坤寧宮、交泰殿、乾清宮等建筑,再往南是保和殿、中和殿、太和殿等建筑,高大的午門突兀在幣面的最上端。西路陪襯著建福宮、英華殿建筑群,東路陪襯著奉先殿、文華殿建筑群。天地相接之處,祥云繚繞,巧妙掩去了現(xiàn)代建筑,并讓紫禁城變身成了天宮仙境,神圣而莊嚴,令人心靈震顫。
設(shè)計師選擇從北面俯瞰紫禁城的角度構(gòu)圖,有三大優(yōu)點:第一,合乎紫禁城的地理位置,紫禁城南面沒有制高點,游客只能乘坐直升飛機或飛行器鳥瞰,但能做到這一點的游客少之又少,不符合大眾視角;紫禁城北面制高點是景山,在山頂上可以俯瞰整個紫禁城,幣面就以普通游客的角度構(gòu)圖,讓人覺得紫禁城近在咫尺而非遙不可及,親切感油然而生;第二,南面鳥瞰時,三大殿之間距離較遠,殿前廣場空曠,畫面顯得過疏,而后三宮及兩邊的建筑又顯得過密,欠缺一點平衡美;從北面景山上望去,紫禁城建筑鱗次櫛比、疏密有致,畫面勻稱平衡,視覺上比較舒適;第三,選擇南面鳥瞰的角度,必不能少了天安門這一重要建筑,但要囊括天安門到神武門的所有建筑,就需整體縮小圖案,紫禁城便少了雄渾壯闊之美;北面景山俯瞰的角度,只需囊括從神武門到午門的建筑即可,且圖案飽滿清晰,呈現(xiàn)出紫禁城大氣磅礴的皇家風范。
昔日只有皇家貴族才能踏足的地方,今天平民百姓亦可暢游其中,并能通過金銀紀念幣品味中國歷史的悠遠、欣賞紫禁城的雄奇壯美,我們何其幸運!悠悠六百載,古老的紫禁城將緊跟時代步伐,永遠以雍容典雅、青春靚麗的姿態(tài),輝煌于天地之間。
上一條: 如何通過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發(fā)行要素鑒別真假 | 下一條: 2019版熊貓幣增發(fā)!設(shè)計非常走心! |